在历年公务员面试中,调研类题目都是考察重点。但在作答调研类题目时,大部分考生对于调研的流程、内容分析较为套路,难以个性化地针对题目,也缺少细化技巧。为便于考生针对性备考,提高调研类题型的答题质量,仕考网现就如何扩充调研工作重点作出如下指导。
为响应“放管服”政策,某地人社局积极改革,推出了多种服务方式,比如预约服务、上门服务等。过了一段时间之后,出现了人力不足、人员分配不均的问题,领导让你对此展开调查,你将如何获取有效信息?
(1)工作目的。
为调查摸底人社局服务改革中面临的问题,解决预约上门服务中面临的人力困难,更好的优化服务。
(2)长远意义。
响应放管服改革的政策要求,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,为办事群众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,完成这场深刻的自我革命。
(1)调查内容应确保全面性。
①基本情况:第一,提供的服务类型及对应的工作需求量,如是否包含推出绿色通道、午间延时服务窗口,是否推行预约、上门、代办、点对点等服务方式;第二,服务涉及的业务项目及对应的工作需求量,如是否包含行政许可(国外职业资格证书审批、人力自愿服务许可审批、补充保险经办机构资格认定等)、备案(集体合同备案、企业年金方案备案等)、社保服务(工伤认定、养老保障金发发放、生育津贴发放、个人社会保险代办等)、人才流动服务(人才档案接受转递、存档人员党员组织关系转递、为单位提供政审考察服务等);第三,参与服务的人力资源情况。人员数量、来源渠道、各服务种类的人员配置情况、人员缺口、人员具体分工、人员工作量。
②问题现状及产生的原因:第一,人力不足的现状,如每类服务项目人力不足的数量。人力不足的原因,如人员总量不足、工作量较为庞大(预约服务没有限额、上门路途遥远、上门服务类型较多、形式化工作较多等)、人员工作效率低下(主动性不足、工作熟练程度不足)等;第二,人员分配不均的现状,如各类服务提供时哪些属于饱和状态、哪些属于严重缺口。人员分配不均的原因,如分工不均、项目需求量不均等。
③建议对策:群众的评价建议、人社部门的困难诉求、专家意见等。
(2)调查对象应确保广泛性、调查方式应确保针对性。
①服务对象:针对被服务对象进行回访,采取普查和抽查两种方式。一方面针对近两个月的服务对象进行电话回访普查;另一方面按比例抽取各类被服务的企业、各年龄层次的群众、各类服务项目的群众、各类业务办理的群众(尤其是涉及工伤认定、养老保险等业务办理的特殊群众),进行上门入户回访。
②服务工作人员:一方面针对预约、上门、代办、点对点等不同服务项目的工作人员进行抽样访谈;另一方面针对在职员工、招募的志愿者等不同来源的工作人员进行抽样访谈;与此同时针对群众反馈意见好中差三类的工作人员进行抽样访谈。
③管理人员:走访预约、上门等服务项目的负责人进行了解,同时询问窗口负责人对于此类服务的意见。
④其他方式:第一,召开座谈话,召集专家学者、管理人员、工作人员、服务对象代表,共同进行座谈讨论;第二,联系服务项目总负责人,进行档案资料获取,了解相关数据信息;第三,实地体验服务项目,一方面在线预约后到窗口进行业务办理,亲自体验预约服务;另一方面可申请上门服务,体验上门服务的效率质量。
(3)研究信息应确保科学有效。
①信息处理:由专业人士通过数据处理系统、人工筛选等方式,进行信息数据的整合、筛选,去伪存真。
②结论研讨:召集专家学者、管理人员等进行会议研讨,围绕如何优化分工、合理配置人力、扩大人力资源来源等方面深入讨论,形成可供参考的意见。
③形成报告:最终从基本情况、问题成因、解决建议等方面形成调研报告,并将调查统计表、问卷原始稿一同上报领导。
(1)关键词拆分法。
对于工作任务目标的关键词进行拆解,针对每个关键词衍生其包含信息。如题中任务为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。拆解关键词为人社局、服务方式(预约服务、上门服务)、问题(人力不足、人员分配不均),具体如下。
①人社局
业务种类:如是否包含行政许可(国外职业资格证书审批、人力自愿服务许可审批、补充保险经办机构资格认定等)、备案(集体合同备案、企业年金方案备案等)、社保服务(工伤认定、养老保障金发发放、生育津贴发放、个人社会保险代办等)、人才流动服务(人才档案接受转递、存档人员党员组织关系转递、为单位提供政审考察服务等)。
服务人群:各类备案企业、社保办理群众(老弱病残孕居多)、就业人群、企事业单位等。
②服务方式:
整体情况:如是否包含推出绿色通道、午间延时服务窗口,是否推行预约、上门、代办、点对点等服务方式。
具体服务:其一,绿色通道、延时服务的窗口数量、用人数量等。其二,预约服务是否没有限额,每日客流量等。其三,上门服务是否路途遥远、服务类型较多等。
③人力问题:
人力不足:其一,了解现状,如每类服务项目人力不足的数量。其二,了解原因,如人员总量不足、工作量较为庞大、人员工作效率低下(主动性不足、工作熟练程度不足)等。
人员分配不均:其一,了解现状,如各类服务提供时哪些属于饱和状态、哪些属于严重缺口。其二,了解原因,如分工不均、项目需求量不均等。
(2)多层面构建法。
可从宏观微观层面,递进(基本情况、问题、原因、解决建议)层面,调查对象层面等维度切入。
①宏观微观。
宏观情况:如提供的服务类型及对应的工作需求量,服务涉及的业务项目及对应的工作需求量,参与服务的人员数量、来源渠道、各服务种类的人员配置情况等。
微观表现(具体切分):如提供的服务类型,则可切分是否包含推出绿色通道、午间延时服务窗口,是否推行预约、上门、代办、点对点等服务方式。
②递进层面。
基本情况:第一,提供的服务类型及对应的工作需求量,如是否包含推出绿色通道、午间延时服务窗口,是否推行预约、上门、代办、点对点等服务方式;第二,服务涉及的业务项目及对应的工作需求量,如是否包含行政许可、备案、社保服务、人才流动服务等;第三,参与服务的人力资源情况。
问题及原因:第一,人力不足的现状,如每类服务项目人力不足的数量。人力不足的原因,如人员总量不足、工作量较为庞大(预约服务没有限额、上门路途遥远、上门服务类型较多、形式化工作较多等)、人员工作效率低下(主动性不足、工作熟练程度不足)等;第二,人员分配不均的现状,如各类服务提供时哪些属于饱和状态、哪些属于严重缺口。人员分配不均的原因,如分工不均、项目需求量不均等。
建议对策:群众的评价建议、人社部门的困难诉求、专家意见等。
③调查对象。
服务对象:如了解群众的需求,包括所需服务的类型,需求量,对服务人员的评价及建议等。
服务工作人员:如了解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量、工作压力、上门服务的时长路程等。
管理人员:如单位目前提供服务的人员基本情况,包括数量,具体分工,分工原则,工作量,工作熟练程度、提供服务的质量、效率等。
(1)根据对象的年龄层次、身份不同等进行细分。
如:此题中针对服务对象的调研,可切分对象为。
①根据年龄层次:如青年群体、中老年群体等。
②根据身份不同:如被服务的企业、被服务群众、被服务的企事业单位等。
(2)根据调研内容的需要进行细分。
如此题中涉及对于社保服务(工伤认定、养老保障金发发放、生育津贴发放、个人社会保险代办等)的内容调研,则可细分调研对象为,工伤群众、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、生育女性、灵活就业者等。